执法无人机首次“安家”西湖区,还配了一支“空巡队”(杭州日报2月14日讯)今早,天空飘着零星的小雨,视野中一片朦胧。固定在西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机动中队露台上的“机库”已缓缓打开双门,准备就绪。“嗡”的一声,库内M30型号无人机在两秒内升空十余米,开始新一轮巡航。
“平时我们不上露台,就在指挥中心远程操作,无人机在完成单次预设航程后,会自动返航机库并充电。” 西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科技统筹科的骆沛然向记者介绍,满电情况下单次飞行半径能达到10公里,完成充电只需45分钟。
近年来,为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综合行政执法效能,各地利用无人机充当“空中城管”的现象变得普遍。“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背景下,我们落地的无人机一体化智能机库在全区尝到了头口水。”该局执法无人机项目主要负责人何坚强说,其z大优势在于能实现日常巡查自动化,不再需要时刻手动操作,“排除充电间隔时间,一天理论上至少能飞12次。”
“天上拍、地上巡”,借助无人机调度灵活、出机迅速的优势,西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能常态化完成巡查楼顶违建、危房危楼、道路和水域隐患等靠人力难以时刻监测的任务。“在一定范围内,我们能够自定义航线和飞行高度,针对辖区内各小区、商业区、重要街道路口等重点规划区域、目标进行巡查。”何坚强说,通过对航拍图像比对识别后判断是否发生违法行为。
不仅能用于执法取证,无人机常态化巡航还能有效助力城市的应急保障。“比如施工路段在连续雨天时可能会形成路面积水,指挥中心在接收预警后能及时应急处置。”何坚强说,目前该无人机已联入西湖区已有的智慧治水平台和智慧城市道路治理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有了新装备,还得配上一支“空巡队”。目前,西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首批飞手十余人均已“毕业”,拿到了“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操作手合格证”。“不仅要学习无人机飞行、养护的理论知识,还要在不同天气环境下进行大量实操训练。”首批飞手骆沛然说,经常在训练时冻得手指通红,好在已熟练掌握了变焦相机、热成像相机、激光测距等辅助功能,能实打实应用到执法取证及日常监管中。
据了解,西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通过构建陆空一体化的巡查模式,让无人机常态化自动巡航重点区域及监控死角区域,从而有效助力解决执法管理人员少、执法取证难等问题。
西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能常态化完成巡查楼顶违建